据地质板块运动相关研究的推演,在黑陨星撞击事件之前,广辽境的三块大陆原为一体,称为旧泛土陆,其中心在地北极附近,角偏十度左右,与磁北极高度重合,覆盖北半球的近七成面积。南半球则几乎全部由海洋构成,仅有小片陆地。撞击事件对全球地理环境造成了决定性的影响:旧泛土陆破裂,天命陆与泛土陆彻底分离,同时与海洋板块相互强烈冲击,最终逐渐形成现在的三大大陆。位于泛土陆西缘的,平均高度七千米,高耸于海岸旁的全境第一大山脉,显山山脉,便是板块运动最壮观的地质现象。

 

历史上,泛土陆分为三块地域:冰域,众心域,丰域。冰域涵盖整个泛土陆的北极圈部分,地广人稀,由于气候极端寒冷,仅有冻原和针叶林地带,曾经是人迹罕至的禁地。现在冰域盛产寒素矿,其寒素理论研究也因境内有原始撞击点(塔山环形山)而居全陆领先地位。虽然寒化之后的冰域冬季平均气温在-35℃,整片地界完全冻土化,极低值更是达到惊人的-80℃,但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口常驻在冰域内。

 

众心域,旧名连域,位于现泛土陆的中心地带,是高原沙漠地带。在寒化之前,连域曾经是一片温带草原,但在极端气候与后来的重工业电磁污染下,众心域逐渐寸草不生。现在的众心域以全境第一大规模的制造业闻名;与之相配的,泛土陆的第一个也是最瞩目的工程与科研奇迹,千秋城也坐落于此。

 

丰域是现在泛土陆仅有的温带地区,由亚热带与热带气候寒化而来。得益于温和的气候,丰域中部和南部可以种植农作物,丰域的农业支撑整个泛土陆。丰域南部是旧寰中国在寒灾前的核心区,作为寰中三座抗灾城的所在地,是新泛土陆政权的道统所在。自“五大部门”时期起,直至现在,泛土中央政府的决策核心一直位于丰域南部。长久的历史传承在丰域烙下深刻的文化印记,而丰域西南部和与圣统陆的陆上连接(无归地峡)也为丰域带来了新鲜的思想。因此,相比于条件更艰难的中北两区相对保守实干的人文环境,丰域的文化更加前卫和活跃,物质条件也丰饶得多。

 

泛土陆的光电磁科技成果颇丰。作为倾举国之力打造的科研/尖端制造产业示范区,千秋城在建设时投入了大量仅经过论证的超大型设备,如集群尺度的电磁场控制系统、原子裂解能辐射发电中心、环域粒子加速装置、与分布式平方千米级广谱电磁波收发阵列等;此外,投入使用的精密设备也达到了惊人的性能,使大规模操作亚原子级的粒子(特别是寒子)不再困难。

 

特别地,负责寒素制造科技开发的精密与寒素科技研究制造部千秋一院,联合霜原大学的相关基础研究团队,凭借先进的制造科研环境,成功使寒素能电磁发电技术实用化。这一革命性科技只一问世,便几乎解决了千秋城的能源供给,简陋的四期实验原型设备就超过了耗资巨大的原子能发电装置的单机发电额度,单台原型机便可以为整个城市群的科研实验部门提供充足电力。由于发电过程中寒素能直接转化为电磁能,与传统的蒸汽发电模式不同,该系统内部没有活动组件,完全固化的设计使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工程前景。该团队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改进该发电系统的效率、集成度、调度灵活性、环境适应性与制造成本,让泛土人类尽早迈入无限能源的时代。